中國翔龍無人戰略偵察機
今年6月間,中國海軍艦隊在通過沖繩海域過程中使用了無人機,并被日本航空自衛隊拍到。一時間,中國無人機引起了西方媒體的廣泛關注。
針對中國的戰略無人機,12月最新一期的加拿大《漢和防務評論》進行了很多猜測。文章評論說,中國解放軍開始從軟硬件兩方面壯大無人機隊伍。
硬件 無人機機庫已相當完善
文章稱,中國的無人機基地相當現代化,軍方為無人機修建了相當完善的機庫。例如廣東省的梅州機場和北京的通州機場。
文章猜測道,在梅州機場部署的應該是戰術型無人機,在2009年的閱兵式上出現過,被稱作BZK-006型的無人機。
此外,文章指出,在通州機場的無人機機庫相當大型化,擁有12個機庫,綠色的機庫屋頂,還擁有專屬的車庫、兩個大型衛星接收天線、4個以上的大型蝶狀天線,司令部由設備先進的綠色建筑群構成。
文章稱,在2006年的珠海航展以及2009年的莫斯科航展上,中國航空工業進出口公司的錄像里出現過一種被稱作BZK-005的大型偵察無人機,似乎這種無人機已經推向國際市場。
文章指出,通過圖片對照顯示,在通州機場部署的大約12架大型無人機,就是這種型號的無人機。
這種無人機巡航時間達到40小時,最大起飛重量1250公斤,最大搭載重量150公斤,可以攜帶一個相當大型化的光電吊艙,包括晝夜電視攝像機、火鳥國外攝像機等。巡航速度為150-180公里/小時,巡航高度8000米。
給解放軍指揮官更多選擇
美國《連線》網站分析認為,參照美國無人機在近幾次局部戰爭中的出色表現,中國開發一種相似的裝備亦屬順理成章。從中國軍隊的現實來看,它長期缺乏集團軍或師級使用的高效快速空中偵察系統。
現在,能夠提供實時數據的“翔龍”無人機的出現,將令這一狀況得到改觀。今后,解放軍指揮官在遠距離偵察和攻擊方面有望擁有更多選擇。
對于中國在無人機領域取得的進步,部分西方媒體并未掩飾自身的不安。